原标题:安徽铜陵:古铜都焕发新生机“1座铜房子、37种制铜工艺、500吨
原标题:安徽铜陵:古铜都焕发新生机
“1座铜房子、37种制铜工艺、500吨铜,诉说着铜文化3500年绵延不绝的辉煌历史。”在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府铜工业文化产业园里,工作人员丁朋飞介绍起工作的铜文化空间如数家珍。“不是在接待就是在去接待的路上。”最近一段时间,丁朋飞陆续接待了20批次2015名来体验铜文化的游客。
铜陵因铜而生,以铜得名。党的十八大以来,铜陵市围绕“中国铜艺之都”城市IP,持续推进做实铜文化系列“文章”,先后建成国际铜雕艺术园、海峡两岸铜雕艺术研究院、铜文化协同创新中心、铜官山1978文创园、西湖铜艺小镇等铜文化空间,古铜都不断焕发新生机。
(相关资料图)
围绕铜都IP“出圈”和人才资源“入圈”,铜陵市高规格举办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首届城市IP大赛等系列活动,用创意赋能铜文化,持续推动“中国铜艺之都”城市IP从圈内知名到圈外有名。
“去年,我们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铜陵)文创设计大赛吸引了全国23个省的高校师生、文创设计师投稿。”铜陵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赛的主题是铜文化,目的就是打好铜文化牌,多渠道塑造铜IP。”
作为此次大赛的发起人之一,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系副主任刘哲军积极联络省内外各大高校,持续宣传推介“中国铜艺之都”。
“我们用了整整10年时间,建设完善壮大铜陵市铜雕艺术研究院。”刘哲军表示,研究院从铜艺交流、铜艺人才培养、铜艺非遗传承、铜艺产品设计、铜艺研学5个方向发力,为铜艺企业和全省工业设计大赛架设桥梁,促进合作共赢。
同样努力的还有郑东平,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他从事铜文化工作近30年,传承失蜡法铸造工艺,致力于传播铜文化工艺、技术、艺术。
如今,研究和传播铜艺的平台越来越多:政府搭建青铜文化博览会和城市IP文创大赛系列平台;铜陵学院等在地高校纷纷建设铜业学院、铜文化协同创新中心、铜雕艺术研究院、铜雕工作室;铜文化企业纷纷联动各大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
有了舞台,如何保障人才起舞?2013年,铜陵市明确提出打造“铜艺之都”,针对铜艺人才提供系统培训,畅通申奖渠道,鼓励金融扶持,支持创新创业,强化宣传推介。2021年开始,铜陵市重点关注铜文化IP打造、铜文化人才培养。
“我们已经举办了3次‘大国工匠’铜艺主题培训活动,联动国内知名铜艺企业和专业院校,培养200多名铜艺技艺传承人。”刘哲军表示,这个项目让有才能的手艺人走上讲台,学员包括企业职工、学校师生以及社会人士。
有了全方位、系统化的培养,铜艺人才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郑东平、赵敏、薛焕刚等铜艺人才纷纷获评“特支计划”“工艺美术大师”“铜都工匠”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从规划制度的顶层构思到人才发展的中台建设,再到服务人才的基层实践,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一盘棋,对铜文化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三分。”铜陵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荣华告诉记者,“这些年,上海、浙江、江苏、江西等地的铜文化人才纷纷来到铜陵,铜陵成为人口净流入城市。”
为使铜文化持续“出圈”,铜陵在全省率先创办直播学院,赋能铜艺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在新媒体持续营销和推广。唐画梅是当地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创始人。她敏锐地察觉到“直播+铜文化”的前景,主动向有关部门表达了围绕进行“铜文化”二次创业的想法。“没想到宣传文化部门积极地帮我找办公场所、找货源、找设计师、找渠道。”唐画梅激动地说。
王涛是一家铜艺企业的创始人,最近几年,他成了深圳文博会和长三角文博会的常客。王涛告诉记者:“市里组织我们铜艺企业前往各大展会,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铜文化、爱上铜文化。”
为打造铜文化“生态圈”,铜陵市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团,精心编撰了“铜文化书系”系列丛书。铜陵学院等地方高校和知名铜艺文化企业也纷纷著书,让理论和实践碰撞出更多“火花”。 (本报记者 常 河 本报通讯员 马乐陵 李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