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扬州高铁站出来,诗意扑面而来:汽车驶入“烟花三月路”,拐个弯就到了“春风十里路”。如果城市有形象代言人,对扬州来说,大诗人李白当之
从扬州高铁站出来,诗意扑面而来:汽车驶入“烟花三月路”,拐个弯就到了“春风十里路”。如果城市有形象代言人,对扬州来说,大诗人李白当之无愧。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引来多少倾慕和向往。
历史上,给扬州争做名片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二十四桥明月夜”“珠帘十里卷香风”“北郭清溪一带流”……这座清丽温婉的城市在诗词里风雅了千年。
(相关资料图)
爱上一座城,始于颜值,终于文化。扬州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54项,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锻造出这座城市很中国、很江南的独有气质。
“瘦景致”:两堤花柳全依水
“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到扬州,必去瘦西湖。
一泓曲水宛如锦带,时放时收,较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
瘦西湖的景致以“瘦”为特征。湖面时宽时窄,两岸林木扶疏,园林建筑古朴多姿,行船其间,景色不断变化,湖长十余里,如一幅山水画卷,繁花似锦,杨柳堆烟。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陆续建园。及至清代,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
这种清瘦的神韵也遍布整个扬州城。由于城市不大,街道大多是窄窄的,寻常饭馆也是小小的,就算是几A级的景点也都精巧雅致,不铺张、不喧闹,也不在意游客的打量和评价,就这样安静地守着自己的风韵。
讲究细节,是“瘦”而有味的精髓。
清代扬州盐商黄至筠的宅邸私家园林——个园,与其他地方的园林相比,“瘦小”不少,但其中遍植青竹,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在面积不足五十亩的园子里,开辟了四个形态逼真的假山区,分别命以春、夏、秋、冬。“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的诗情画意跃然眼前,沁人心脾。
而另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古典园林建筑何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园”。它充分发挥了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1500米复道回廊,是中国园林中少有的景观。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游览空间,将中国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和四通八达之妙展现得淋漓尽致。
“厚韵味”:曾经一线都市的底气
“在隋朝,扬州可是妥妥的一线大都市。”坐在夜游古运河的游船上,耳边传来导游自信满满的介绍,运河两岸的旧时繁华仿佛在眼前徐徐展开。
扬州是一座与古运河共生长的文化名城。历史上,由于运河航运的发达和地理优势,扬州成为江南联系皖、赣、湘、鄂等地的南北交通的要冲,也是历代盐运中心,工商业发达,文化繁荣,从汉到清,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据介绍,隋唐、明清时期,扬州财富、资本的高度集中,是整个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金融中心,其繁荣程度堪比当今国际顶流都市。
街肆两旁商铺林立,布庄内,各色时兴面料等待着爱美人士挑选;茶馆里,说书声与喝彩声不绝于耳;驿站内,参观者可以邮寄明信片,挑选伴手礼……“星空”不时燃起绚烂烟花,映照着运河沿岸的热闹日常。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厅,以城镇历史景观再现模式,打造了一个具有历史场景和真实业态的沉浸式展厅,让观众走进运河沿线城镇村落,体验千百年前的市井文化。
当众多游客热搜打卡大明寺时,扬州当地人却认为同处一址的“平山堂”更有名。
当年欧阳修调任扬州知州,秉承他一贯的治政宽简之风,在扬州城的制高点蜀冈上建了一座堂院,因为伫立堂前,可以眺望江南诸山,取名“平山堂”。
“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平山堂内至今保有很多对联、匾额,记载着当年欧阳修在此举行诗文酒会、与民同乐的故事。遥想当年文人名士,寄情山水。平山堂,便是他们的诗和远方。
而老扬州人对地名的执着,许是欢喜着文人的风骨,更或是来自千年都市的底气。
“慢生活”:藏在小巷深处的烟火气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去了扬州,一定要体会当地人惬意的生活方式。早上的“皮包水”指的是喝早茶,扬州人自古就有呼朋引伴喝早茶的习惯。扬州早茶的仪式感铺在层层叠叠的笼屉上,三丁包子、千层油糕、翡翠烧卖、蟹黄蒸饺……光面点就有10多种,再加上干丝、肴肉、蛋等,一张菜单列得长长的,不花个三五天,没法尝遍。一杯绿杨春入口,清甜甘洌。
晚上的“水包皮”,指的是扬州泡澡搓背。相传当年乾隆来扬州,体验了一次搓背之后,不禁赞叹道:扬州搓背天下一绝!如今扬州搓背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手法有着严格的国家标准。
关东街、皮市街、彩衣街,扬州这些网红商业街在旅游旺季时拥挤不堪,饭馆一座难求。每次坐出租车,这种情形必被司机吐槽。在“老扬州”心中,那些个网红餐厅“才几年光景?跟我们上百年的老字号没得比。”国庆路的老街、老字号,抑或是家门口的路边摊,才是他们的心中最爱,百年老店里收藏着浓浓的记忆,承载着儿时的味道。
作为历史上典型的消费城市,扬州文化是以商人、市民和文士为主体创造出来的。时至今日,扬州仍然保留了浓郁的市井文化,造就了扬州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
漫步在斑驳狭窄的老街上,看着路边卖盐水老鹅的三轮车前排着的长长队伍,感受着扬州的“慢”。“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在这明媚的人间四月天,在江南的烟火气中,卸下拼搏的疲惫,让一直奔跑的心灵,小憩一下。